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一種仿生軟鏡片,能夠像人眼一樣根據(jù)環(huán)境光照強度自動調節(jié)焦距。這一成果展示了光驅動軟體材料在構建自適應視覺系統(tǒng)、自主運行的軟體機器人、智能醫(yī)療設備及下一代可穿戴技術方面的廣闊前景。相關研究結果發(fā)表在新一期《科學·機器人》雜志上。
這種名為光響應水凝膠軟透鏡(PHySL)的裝置,由嵌入吸光氧化石墨烯的水凝膠構成,中心設有微型透鏡。當光線照射時,氧化石墨烯吸收光能產(chǎn)生熱量,導致水凝膠收縮,從而拉伸中央透鏡,使其曲率改變,實現(xiàn)瞳孔擴大和焦距延長;當光照減弱時,凝膠冷卻并恢復原狀,透鏡也隨之回縮至初始形態(tài),整個過程無需外部電源或機械驅動裝置。
該設計克服了傳統(tǒng)仿生光學系統(tǒng)依賴電子元件或剛性電機的局限,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主調節(jié)。研究人員將PHySL集成到常規(guī)明場顯微鏡中,對多種生物樣本進行了高分辨率成像,清晰捕捉到螞蟻腿部的細毛、花粉顆粒表面的裂片結構、蜱蟲腿上的爪狀結構以及真菌樣本中單根纖維間的微小間隙。所獲得的圖像質量與使用標準顯微物鏡拍攝的結果相當。
實驗還表明,PHySL可在自然光照條件下自動調整焦點,適用于多層樣品的動態(tài)成像。當被整合進光纖成像系統(tǒng)時,該透鏡能在照明變化的情況下持續(xù)保持對目標的清晰聚焦。
這一創(chuàng)新正是近年來快速發(fā)展的光驅動軟體材料領域的最新成果。這類材料能將光能直接轉化為機械形變,其中水凝膠、液晶彈性體和碳基復合材料是研究熱點,可用于構建微型機器人和人工肌肉。而氧化石墨烯因其寬光譜吸收能力和高效的光熱轉換性能,常被作為“光熱引擎”嵌入聚合物或水凝膠中,實現(xiàn)遠程、非接觸式的精準驅動。PHySL正是巧妙結合了氧化石墨烯的光熱效應與水凝膠的熱響應特性,構建出一種能自主感知并響應環(huán)境光的智能光學系統(tǒ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