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沉船殘骸成為海洋生物樂園

2025-09-27 01:35:00 來源: 科技日報 點擊數: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

在幽暗深邃的海底,在荒無人跡的海灣,有的不只是沙泥鋪就的平坦海床和植被豐茂的海岸線,還有那些靜靜躺臥百年的“鋼鐵巨獸”——沉船與廢棄金屬。它們曾是人類歷史的見證者,如今卻悄然變身,成了海洋生物安家之所。

最近一項發表在《通訊·地球與環境》上的研究,揭開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真相:即使是在充滿劇毒化學物質的區域,只要有一塊堅硬的“地基”,生命就能蓬勃生長。科學家在波羅的海呂貝克灣探索一處新發現的彈頭殘骸區時,意外發現這里竟成了熱鬧的海洋生物社區。

這些沉睡在海底的是V-1飛彈的彈頭殘骸。它們攜帶的炸藥如TNT和RDX,對大多數生物而言是致命的毒藥,水中檢測到的濃度最高可達每升2.7毫克——足以讓普通海洋生物避之不及。然而,令人震驚的是,這些銹跡斑斑的金屬外殼上,每平方米棲息著約4.3萬個微小生命體,是周圍柔軟沉積物區域生物數量的5倍以上!

這是為什么?答案其實很簡單:一個“站得住腳”的地方。

在廣闊的海床上,柔軟的泥沙雖然廣闊,卻不適合許多生物固著生活。藤壺、苔蘚蟲、海綿、水螅等需要堅硬表面才能附著生長。而這些沉入海底的金屬殘骸,恰好提供了難得的“硬基底”。就像城市中的廢棄大樓成了鳥類筑巢的天堂,這些本應危險的遺物,也成了海洋生物的“公寓”。

這些生物能聰明地選擇相對安全區,盡量避開最危險的化學暴露區——它們幾乎都聚集在金屬外殼上,而不是裸露的爆炸性物質。大自然的適應力,令人類驚嘆,令人類慚愧。

但科學家提醒:這完全不意味著海洋能接納更多有毒廢棄物進入。這些彈藥依然是定時隱患,一旦腐蝕破裂,劇毒物質可能瞬間釋放!科學家建議,未來或許可以用安全的人造礁石替代這些危險結構,在保護生態的同時消除潛在風險。

而類似的“廢墟變樂園”現象,并不只發生在波羅的海。

在《科學數據》發表的另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繪制了美國馬里蘭州波托馬克河錦葵灣的“幽靈艦隊”高清地圖。這支由147艘一戰時期船舶組成的沉船群,早在1920年代末被人為燒毀并沉沒。如今,它們不再是鋼鐵與木板的殘骸,而是化身為水下生態系統的支柱。

科學家利用無人機拍攝了數萬張高分辨率照片(精度達到每像素3.5厘米),拼接出這片“海底城市”的完整圖景。令人欣喜的是,這里不僅生活著各種魚類和無脊椎動物,還吸引了鶚(一種捕魚猛禽)在殘骸露出水面的部分筑巢,甚至大西洋鱘也將此地作為了棲息地。

這些沉船,就像被遺忘的生態場,默默上演著自然的修復奇跡。對海洋來說,它們是破壞性的人類活動,大自然只能頑強地在其中催生新的生命秩序。但這份棲息之地的誕生,帶著復雜的歷史印記,以及無法預估的未來風險。

我們或許無法抹去過去的傷痕,但可以從中學習——如何更好地設計海洋人工結構,如何用更智慧的方式修復生態系統。畢竟,當人類留下的廢墟都成了生命的避難所,我們更該思考:能否主動為自然建造更多安全、可持續的“家”?

責任編輯:常麗君

抱歉,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或開啟了瀏覽器兼容模式,這會影響您正常瀏覽本網頁

您可以進行以下操作:

1.將瀏覽器切換回極速模式

2.點擊下面圖標升級或更換您的瀏覽器

3.暫不升級,繼續瀏覽

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