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路 科技日報記者 王春
10月29日,在2025上海國際生物技術與醫藥研討會期間,《2025醫療設備品牌影響力榜單(上海地區)》發布。今年的榜單覆蓋20類產品線、105家企業、159個品牌,不僅包括許多的國產品牌,還包括了更多注冊在上海的跨國公司的品牌。

國產品牌在20條產品線中拿下43.5%的榜首席位,前兩名的國產品牌所占比例超過30%,創歷史新高。其中,聯影醫療在CT、MR、核醫學成像設備領域實現三連冠,綜合排名超越國際巨頭。邁瑞醫療在生命支持設備領域持續領跑,監護儀等品類國產占有率突破50%。聯影醫療、邁瑞醫療等“上海智造”全線領跑,標志著上海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從“并跑”進入“局部領跑”新階段。
此外,國產品牌平均影響力指數上升幅度明顯大于進口品牌。國產品牌平均影響力指數從2024年的40.3提升到至2025年的44.1,約有10%的提升,而同期兩年均入選的100個進口品牌平均影響力指數從2024年的45.9提升到2025年的46.9,增幅僅約2.5%。國產品牌影響力與進口品牌的差距正在收窄。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裝備與技術研究院殷善開院長指出:“榜單不僅是榮譽榜,更是產業發展的‘晴雨表’。國產設備從低端仿制走向高端原創,如聯影醫療的5.0T磁共振、邁瑞醫療的智能化監護系統,具備很強國際競爭力。未來需在產學研醫深度融合上下功夫,推動更多‘上海創新’走向世界。”
聯影醫療集團的代表透露:“2024年公司海外營收同比增長35%,全球裝機量突破2萬臺。上海的政策支持與產業生態,讓我們有信心在下一代光子計數CT、診療一體化機器人領域持續引領創新。”
“十四五”以來,上海推出了一批政策舉措,如出臺了《關于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構建了全鏈條支撐體系;圍繞合成生物學、細胞與基因治療、高端醫療器械、腦機接口等前沿賽道出臺專項行動方案,搶抓發展新機遇。目前,全球前20強的藥械跨國巨頭已有19家在上海布局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或生產基地,本土領軍企業與跨國巨頭在上海也形成了共生共贏的產業格局。從創新策源到臨床轉化,從金融賦能到成果落地,上海正在加快構建全鏈條創新產業生態,為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上海憑借‘64位兩院院士+35家三甲醫院’的硬核資源,可以重點攻克高端醫學影像、手術機器人及AI醫療器械三大賽道,打造全球高端醫療裝備‘上海標準’。”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馮曉源說。
據悉,該榜單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裝備與技術研究院連續三年權威打造,標志著上海在推動醫療設備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全球創新高地方面邁出堅實步伐。本次品牌影響力評價工作啟動歷時12個月,由醫院管理專家、行業資深人士與企業代表組成的研究團隊,結合醫療設備行業特點,構建了醫療設備品牌影響力評價體系,從產品業績、售后服務及產品聲譽三個維度開展綜合評價,確保了榜單的權威性與公正性。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