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
10月30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京發布《2025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論文數量、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數量及被引用次數繼續保持世界第1位。
各學科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被看作是世界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2024年,178個學科中高影響力期刊共有163種(含學科交叉期刊),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上的論文總數為42757篇,中國在這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為15067篇,占世界總量的35.2%,排名世界第一。
我國熱點論文世界占比持續增長,熱點論文數量世界排名保持第1位,美國居第2位。截至2025年8月,中國的熱點論文數為2342篇,占世界熱點論文總數的53.2%,數量比2024年統計時增加4.6%。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高被引論文數為76271篇,占世界份額為37.41%,較2024年統計時世界占比增加3.6%,排在世界第2位,與排名第1的美國相比,僅差11篇,中國和美國的高被引論文數量差距逐漸縮小。2024年,中國高被引論文中以我為主的國際合著論文占比近1/3。
據近十年最新統計數據,中國科研人員發表國際論文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17.24次,連續兩年超過世界平均水平(16.43次)。報告提到,我國材料科學、工程技術、化學、環境與生態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農業科學、藥學與毒物學和數學9個學科領域被引用次數排在世界第1位,較2024年統計時新增了物理學、藥學與毒物學。
中國卓越科技論文交出的成績單同樣亮眼。2024年,中國卓越科技論文共計75.95萬篇,較2023年增加6.36萬篇。其中,分布在臨床醫學領域的卓越科技論文數量最多,為9.14萬篇。卓越科技論文數量達到2萬篇以上的學科有臨床醫學、化學、環境科學等14個學科。
中國國際科技論文受到國際關注。2024年,中國論文在發表當年即獲得引用的論文中,四成以上是國際引用,印度成為引用中國論文數量和引用次數最多的國家,其次為美國和韓國。中國在化學、臨床醫學、生物學和材料科學等領域受到國際引用較多。
報告還指出,2024年,中國在主要平臺發布預印本論文總量位居世界第二,為推動學術創新成果的全球快速交流作出重要貢獻。
與此同時,中國國際科技期刊影響力進一步提高,進入本學科前列的中國國際科技期刊數量上升顯著。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影響力穩步發展,總被引用次數均值繼續保持增長。
2024年,中國科技期刊發表了3.66萬篇國家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產出的科研成果,數量較2023年增加0.5%。這些成果主要分布在臨床醫學、農學、計算技術等學科。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