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薛巖
10月28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召開專題媒體溝通會,介紹北京市醫務社會工作最新進展。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293家公立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務社會工作,配備專職醫務社會工作者787人,統籌志愿者9803人。
社會工作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和人民幸福安康。發展醫務社會工作是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客觀要求,也是提升衛生健康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有效方式。
2020年,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會同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發展醫務社會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醫務社會工作的發展目標、服務內容、崗位設置、保障機制等內容。
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王建輝介紹,北京市通過試點先行、項目驅動、典型示范等方式,持續推動醫務社工融入臨床路徑與醫院管理流程,在兒科、老年、腫瘤等專科領域形成一批可推廣的服務模式。針對基層衛生機構醫務社工基礎相對薄弱的情況,北京市加強政策傾斜與培育支持,確定了15個基層培育基地和229家基層培育單位,探索建立醫務社工與社區社工對接機制,將衛生健康服務從醫療機構延伸至社會治理末梢,助力打通“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北京市16區及經濟開發區已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社會工作統籌全覆蓋。
在項目推進方面,北京市堅持多元培育項目與駐點項目“雙輪驅動、動態優化”,連續五年實施多元培育項目,推進基礎薄弱單位孵化培育和成熟單位模式創新,已累計完成4批190個項目,覆蓋兒科血液病、腦卒中、眼科等多個領域;連續四年開展駐點服務項目,依托協會、基金會、社工機構和醫療機構四方協作機制,派駐專業社工進入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工作。目前,北京市已開展4批75家機構的派駐任務,有效增強了醫療機構的內生發展動力。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