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與加拿大多倫多西部醫院科研團隊合作,研制出一種超微型、高柔性的神經血管導管“MagFlow”。該導管可在血流驅動下,安全穿行于大腦中最復雜、最細微的血管,為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提供了新工具。相關論文發表于新一期《科學·機器人》雜志。

微導管是一種醫療器件,可沿人體血管蜿蜒穿行,用于治療動脈阻塞、止血,甚至阻斷腫瘤供血或實施精準化療。然而,目前醫生在操作中仍需借助導絲,小心推動微導管在血管中行進,這一過程不僅費時,還可能損傷血管壁。更關鍵的是,現有導絲與微導管尺寸偏大,難以抵達大腦深處直徑小于150微米、細如發絲的微小血管。MagFlow的尺寸僅為常規導管的一半,能借助血流動能行進,從而最大限度減少與血管壁的接觸。
MagFlow的主體由兩片黏合聚合物構成,可“像消防軟管一樣”自如膨脹,便于輸送稀薄或黏稠的生物醫用液體。團隊還同步開發了機器人轉向平臺“OmniMag”,通過安裝在機械臂上的磁場發生器引導微導管行進。該平臺能夠根據醫生的觸控移動,自動計算出引導MagFlow磁性尖端轉向所需的最佳磁場方向。
在驗證實驗中,團隊將MagFlow置入豬的頭部、頸部和脊柱中極為狹窄且彎曲的動脈,快速安全輸送了造影劑和栓塞劑,充分展示了其獨特性能。
研究團隊表示,這一成果將“流驅動導航”概念轉化為可行的臨床方案,未來有望為心血管疾病治療開辟新途徑,用于治療出血性中風、動靜脈畸形的成年患者,以及患有癌癥的兒童。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