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牘,取材竹木、記載文字
是紙張發明前中國書籍、信札的主要形式
也是華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2024年,習近平總書記
對簡牘保護研究做出重要指示

2025年10月28日,《簡讀中國——中國出土簡牘展》在湖北省博物館舉辦,集中展示近年來我國古代簡牘保護研究成果。




由殷商至魏晉
簡牘是中華先民常用的書寫載體
多年來,各地文物考古工作者
精心發掘、小心提取
讓這些脆弱而珍貴的文化遺產
得以重見天日





簡之長者,可以書史
牘之短者,可以書啟
從補史典籍到信札家書
出土簡牘種類豐富、題材多樣
記載著古代中國生活的方方面面
蘊含著重要的文獻、學術和藝術價值




簡牘,多以墨書于竹木
水泡土埋,讓簡牘本體異常脆弱
多年來,各地文保工作者
孜孜不倦、刻苦攻關
形成了有效的簡牘保護方法
為長久保存和活化利用
提供有力支撐




文以載道,道以育人
一場場展出展覽
一系列文創體驗
讓古老的簡牘活起來
讓璀璨的華夏歷史
在年輕人心中
扎根拔節、開枝散葉






制作:畢曉洋 李賀 許睿
攝影:謝環馳 肖藝九 伍志尊 江文耀
程敏 陳斌 薛宇舸 陳振海 牛曉雷
新華社攝影部制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