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欣
為什么地球上的生命選擇了α-氨基酸作為蛋白質的基本構件?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在早期地球的化學環境中,α-氨基酸類肽分子能夠形成更穩定的自組裝結構,從而在化學進化中占據優勢。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蛋白質都由20種氨基酸組成。這一“通用密碼”長期以來令科學界困惑:為什么是這20種,而不是自然界同樣存在的其他氨基酸?尤其是,為什么生命選擇了α-氨基酸,而非同樣豐富的β或γ-氨基酸?
  為探尋答案,研究團隊利用多種羥基酸和氨基酸合成了酯肽,并觀察它們在溶液中的自組裝能力。
  結果令人驚訝。由α-氨基酸構成的酯肽能自發形成穩定的液滴狀結構,這些結構可持續存在數周,甚至在冷凍與解凍后依然保持。而由β-氨基酸構成的酯肽,即使能形成組裝結構,也會在溶液中更快分離,其物理穩定性顯著降低。研究團隊認為,這一差異可能是生命在進化過程中“選擇”α骨架的決定性因素。
  研究團隊表示,自組裝是生命最基本的前提之一。α骨架原始肽分子優越的成隔與穩定能力,可能賦予其關鍵的進化優勢,并最終成為現代蛋白質的結構基礎。
  這是首次直接比較α與β原始肽骨架的組裝特性。研究不僅提出了一種基于“組裝驅動”的生命早期選擇模型,也為生命起源研究增添了新的維度,提示化學向生物學過渡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