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浩
在2024年末舉行的“人工智能之旅”國際會議上,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人工智能(AI)技術注定將成為實現國家發展目標、增強國防實力、確保經濟和社會部門高質量發展、公共管理以及創新增長的關鍵資源。為了成功應對這些挑戰,俄羅斯不僅必須在技術創造方面,而且必須在技術應用規模方面成為全球領先者,使其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AI技術的全面普及或許還有待時日,但AI確實已滲透到了俄羅斯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為中俄合作的熱門關鍵詞。9月初隨普京訪華的俄副總理切爾內申科在談到中俄兩國合作時特別強調,“AI領域是最具合作前景的方向之一”。俄AI行業領軍人物——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以下簡稱“俄儲蓄銀行”)第一副董事長亞歷山大·維德亞欣在近期舉行的東方經濟論壇上也特別談到了與中國開展AI領域合作的進展,以及對AI領域發展的展望。
俄人工智能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俄羅斯的AI市場究竟有多大?對于這個問題,維德亞欣的答案是:俄羅斯AI市場最低估值達50億—70億美元,俄AI市場蘊含著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
從市場規模增長數據來看,2025年俄AI應用市場規模同比2023年增長89%,其中企業級解決方案占比首次超越消費級應用,達到52.3%的市場份額。據金融科技協會數據,主要參與者在AI領域投資至少6500億盧布,初步預測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攀升至1萬億盧布。隨著俄AI技術計算能力總量進入全球前十,AI在經濟優先領域的總體使用率也達到了31.5%,這表明AI已經在俄經濟中占據了相當的比重,且有著極大的上升空間。
受當前國際政治局勢影響,俄羅斯AI領域的發展也面臨著專業人才短缺、國際合作受阻等諸多挑戰,但維德亞欣認為,“關鍵不在于預測西方的政治決策,而在于確保業務的可持續性和技術的獨立性”,俄羅斯將保持著數字化的高速發展步伐,在AI領域積極布局,擴大國際合作,特別是在金磚國家和上合組織框架內,來尋求更多的發展機遇。
AI國際聯盟:成員擴張,合作深化
AI國際聯盟是俄羅斯開展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該聯盟成立于2024年,最初由金磚國家聯合組建,2025年俄羅斯AI聯盟開始主導該組織秘書處工作。目前,聯盟已匯聚14個國家的17個行業協會,鏈接超過7000家合作伙伴,阿塞拜疆、白俄羅斯、智利、古巴、塞爾維亞等非金磚國家的行業協會和高校也紛紛加入。切爾內申科此前透露,已有3家中國機構加入了AI國際聯盟。
維德亞欣表示,聯盟成員共同開發AI專業人才聯合培養項目,交流監管經驗,并推廣以人為本的技術治理理念,推動了AI在全球范圍內的健康發展。作為俄羅斯開展AI領域國際合作的大平臺,AI國際聯盟的舞臺正在變得更加廣闊。
中俄AI合作:多維擴展,深入推進
俄儲蓄銀行是俄羅斯AI“國家隊”的領軍企業,其在推動中俄AI合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今年1月,普京要求政府和俄儲蓄銀行“確保與中國在AI領域的技術研發方面進一步展開合作”。維德亞欣表示,俄儲蓄銀行與中國的合作圍繞科學研究、教育人才培養和商業技術應用等三個關鍵方向展開。
在科學與研究方面,中俄雙方在開源大語言模型的共同改進和適配方面合作,可確保這些模型在俄羅斯市場的安全應用,并獲取預訓練模型和模型架構的權限。這一合作方向不僅有助于俄羅斯提升自身在AI核心技術上的能力,也為中國技術在國際市場的拓展提供了新機遇。
教育與人才培養方面,俄儲蓄銀行與中方合作伙伴計劃創建聯合項目,開展學生交換活動,培養新一代AI專家。通過教育領域的深度合作,兩國能夠共享教育資源,為AI產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背景的專業人才。
商業與技術應用方面,未來潛力巨大。維德亞欣指出,雙方將AI整合到工業、金融和服務業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聯合研究將加速科研成果的商業化轉化,推動AI技術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
此外,俄儲蓄銀行與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于2024年簽署了備忘錄,旨在加強人工智能領域合作,交流監管經驗,提升國際合作水平。在今年9月份天津舉行的上合組織峰會上,俄儲蓄銀行又與清華大學簽署創新發展領域合作協議,共同聚焦科技合作,進行聯合科研、學術交流及創新項目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