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超高能中微子或源自原初黑洞臨終爆炸

2025-09-23 01:45:00 來源: 科技日報 點擊數: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欣

長期以來,科學家對宇宙中的超高能中微子的來源一直難以解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團隊最近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太陽系外原始黑洞的臨終爆炸,可能為一些高能中微子提供了合理來源。

中微子是一種幾乎不與物質發生作用的基本粒子,每秒有數萬億個穿過人體,卻幾乎不會留下痕跡,因此被稱為“幽靈粒子”。而原初黑洞是一種假想的微觀黑洞,理論上形成于大爆炸后的最初時刻。一些科學家認為,原初黑洞可能構成當今宇宙中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暗物質。

和大質量黑洞類似,原初黑洞會不斷泄漏能量并逐漸縮小,這一過程被稱為霍金輻射。隨著黑洞輻射增加,其溫度升高,并釋放越來越多的高能粒子。輻射過程加速后,黑洞在蒸發最后階段會產生劇烈爆炸,釋放能量最高的粒子,包括中微子。

研究團隊通過計算發現,如果銀河系中存在大量原初黑洞,那么今天應有部分正在“死亡”。若其中一顆恰好在距離太陽系相對較近的區域爆炸,就可能產生超高能中微子飛向地球,被探測器捕捉到。

今年2月,地中海海底的立方千米中微子望遠鏡(KM3NeT)探測到一個能量超過100拍電子伏特的中微子,遠超人類現有加速器能力。此前,南極冰立方(IceCube)天文臺也觀測到幾個高能中微子,但能量低于KM3NeT觀測值。按現有理論,這類粒子出現概率極低,兩臺探測器的觀測數據難以統一,這也讓超高能中微子之謎更加撲朔迷離。

為解釋這一矛盾,團隊建立了原初黑洞爆炸的粒子釋放模型。他們計算出,黑洞在臨終階段釋放約1020個中微子,能量可達到KM3NeT觀測水平。結合銀河系黑洞分布,推算每立方秒差距空間每年約有1000顆黑洞爆炸。如果某顆黑洞恰好在太陽系附近(約地日距離的2000倍)爆炸,少量超高能中微子就可能抵達地球,這樣可同時解釋IceCube和KM3NeT觀測事件。

換句話說,IceCube觀測到的較高能中微子是銀河系中黑洞爆炸的“常規背景”,而KM3NeT探測到的極高能中微子則可能源自一次較近的黑洞臨終爆炸。通過這一模型,兩臺探測器的觀測結果可得到統一解釋,這或將解開長期困擾科學家的超高能中微子之謎。

研究團隊指出,如果假說成立,這可能成為人類首次直接觀測到霍金輻射的證據,也將證明原初黑洞真實存在,并可能構成宇宙大部分暗物質。科學家仍需更多超高能中微子的觀測數據,才能進一步驗證這一理論。

責任編輯:常麗君

抱歉,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過低或開啟了瀏覽器兼容模式,這會影響您正常瀏覽本網頁

您可以進行以下操作:

1.將瀏覽器切換回極速模式

2.點擊下面圖標升級或更換您的瀏覽器

3.暫不升級,繼續瀏覽

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