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龍躍梅 通訊員 肖明葵 陳剛
記者獲悉,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安置區項目近日在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四航局)參建的機場三期小?-平山二期(首批)安置區舉行集中交付活動。此次集中交付包括花都、白云兩區的300棟共27781套安置房,回遷群眾喜提“金鑰匙”。

作為廣州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配套重點民生工程,廣州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安置區項目是廣東省在建規模最大的安置房工程,由廣州機場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其中,中交四航局承建廣州白云機場三期小?-平山二期(首批)安置房項目的4個地塊,總建筑面積為44.2萬平方米,規劃總安置戶數2196戶,以“現代嶺南,山水人家”為設計理念,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安置住宅、配套商業和公共建筑,以及用地紅線內的規劃市政道路設施等。
2023年1月,中交四航局白云機場三期小?-平山二期(首批)安置區項目正式開工。項目團隊深入調研村落宗族聚集習慣,了解全齡段群體生活需求,通過“高度、溫度、濕度、亮度、凈度”五維賦能打造理想人居。

中交四航局項目團隊將技術賦能和智能建造融入建設全周期,成為廣州市首批五家“三星級”智慧工地系統試點項目之一。項目地下室長達70米的連續長墻帶來混凝土澆筑開裂難題,將影響建筑使用年限,甚至導致地下室漏水。項目團隊通過BIM技術,創新研發地下室外墻控裂技術,實現項目70米長墻混凝土一次性澆筑無裂縫,并編制出《超長地下室側墻結構控裂技術總結》,在機場片區安置房項目及中交四航局在建項目中推廣應用,有效提升墻體防潮隔熱耐久性,保證了樓房的安全和使用壽命。

據了解,在項目高峰期,6棟塔樓同步進行標準層施工,數量龐大的傳統預制構件嚴重阻礙進度。項目團隊引入雙面疊合剪力墻新工藝,俗稱“雙皮墻”,以“夾心餅干”式的墻體結構將單棟樓裝配構件數量減少30%,并兼顧質量穩定與裝配高效,形成《雙面疊合剪力墻技術》總結,為大型住宅群裝配式建造提供借鑒。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