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與南昌大學領銜的科研團隊近期在云南撫仙湖首次發現蓋螺科1個全新螺屬——遠岸螺屬及8個新物種,并為湖泊演化歷史提供了新線索。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期刊《林奈學會動物學雜志》上。
撫仙湖是云南水域面積第三大、深度最深的淡水湖,形成于約340萬年前的上新世,僅特有魚類就有15種,近年來這里還發現了淡水螺新科鱗頂螺科以及大量特有淡水軟體動物,展現出了驚人的淡水生物多樣性。研究團隊通過系統調查,對采集的螺類標本進行了貝殼形態、胎殼雕刻、齒舌結構及生殖器特征的細致分析,并結合線粒體與核基因片段測序,最終確認1個新屬“遠岸螺屬”及8個新物種。
新發現的物種包括遠岸螺屬下的銀匙遠岸螺、大池遠岸螺、冰糯遠岸螺、俞元遠岸螺,以及昆明螺屬下的玻璃昆明螺、鐵锏昆明螺、珍珠昆明螺、流螢昆明螺。這些螺類僅分布于撫仙湖湖區,且很多種分布區域極其狹窄。

通過分子系統學和分子鐘研究顯示,遠岸螺屬是昆明螺屬的姐妹群,在約1300萬年前分化成兩個屬。昆明螺屬具有兩個演化分支,其中一支是撫仙湖特有分支,包含了玻璃昆明螺、鐵锏昆明螺和流螢昆明螺;而另一支包含了珍珠昆明螺和滇池特有的昆明螺。遠岸螺屬和昆明螺屬撫仙湖特有分支都是在晚中新世發生了輻射演化,早于先前地質學研究中判斷的撫仙湖的形成年代上新世,暗示了撫仙湖的形成年代可能遠早于先前估計的時代。
撫仙湖作為珠江源頭重要水源地,其生物多樣性研究對理解淡水生態系統演化具有全球意義。此項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撫仙湖極高的淡水生物多樣性和特有性,使撫仙湖已知的淡水軟體動物物種增加到了41種,不僅豐富了其生物多樣性記錄,更通過分子鐘分析為湖泊形成年代提供了不同角度的生物學證據。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