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朱虹 通訊員 梁辰
連日來,圍繞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開展農業科技成果示范、優質農產品展銷、基層農技培訓等多元活動,為農服務、共慶豐收。相關活動的開展,生動地展現了全市農業農村發展新成果、鄉村全面振興新圖景與農民群眾昂揚新風貌。

作為齊齊哈爾最早開鐮的區域,地處第一積溫帶的泰來縣豐收氛圍格外濃厚。中國農業科學院與齊齊哈爾聯合首創的“秋水切埋”秸稈還田技術成效顯著,示范田畝產達670.3公斤。在相關活動現場,技術研討氣氛熱烈,此項成熟技術的推廣應用也將再次夯實“大國糧倉”增添底氣。

在齊齊哈爾中心城區龍沙區,“大民小柿子節”展銷百余種新鮮蔬果,游客既能品嘗清甜多汁的柿子,又可觀看特色民俗演出、參與農耕主題互動游戲,沉浸式感受鄉土文化魅力。目前龍沙區棚室總面積已超萬畝:高效節能溫室實現蔬菜周年生產,畝均純收入達2萬至4萬元;普通溫室、大棚蔬菜畝均純收入分別達1.2萬元、6449元。設施蔬菜產業的蓬勃發展,讓農民告別“貓冬”“冬閑”,迎來“冬忙”增收季,每年可拉動從業農民增收超1000萬元。
甘南縣的3000畝標準化藍靛果種植示范基地亦迎來碩果滿枝的豐收季。今年,基地引入的最新款藍靛果自動采收機成了豐收的“硬核”助力。田間地頭一派繁忙,人工與機器協同作業,連番上演藍靛果采摘“大比拼”。負責基地建設的黑龍江峰然農業集團近年來通過持續優化種植技術、升級果園基礎設施,確保藍靛果品質與產量逐年提升,未來5年,該集團還計劃將甘南縣現有2萬畝基地(含3000畝試驗田)打造成全國標準化藍靛果種植基地,助力甘南藍靛果產業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在黑龍江畜牧業生產大縣龍江縣,近期緊扣畜牧業養殖技術、疫病防控等核心需求,舉辦“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人員培訓會議”。龍江縣現有農業農村部直聯直報系統內畜禽規模場51家,肉牛產值達36億元,占全縣畜牧業總產值的55.2%。其中,龍江元盛和牛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集良種繁育、品種改良、犢牛育肥、屠宰加工、產品銷售于一體的高端肉牛全產業鏈集團企業。自引進和牛品種以來,企業已完成和牛改良20多萬頭,屠宰和牛育肥牛8萬多頭,年營業收入近20億元,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有著“中國馬鈴薯之鄉”之稱的訥河市,今年的馬鈴薯豐收季也正“戰”正酣。據統計,訥河市今年馬鈴薯種植總面積達3.05萬畝,預計總產量10.69萬噸。其中,8月下旬起早熟品種就已率先進入收獲期,當地采用“農機+人工”協同作業模式,在提升采收效率的同時,有效避免薯塊破損;通過延伸產業鏈條,訥河已讓“小土豆”真正變身為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
(受訪單位供圖)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