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羅云鵬
守護心臟健康不僅意味著管控血壓、血脂等傳統危險因素,更需警惕流感、帶狀皰疹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帶來的疊加風險,需落實心血管疾病的“主動預防、綜合管理”。
記者9月25日獲悉,目前,深圳部分社康中心正通過“醫防融合”模式,助力居民實現“一心多防”的綜合健康管理。
護心還要防共病,推動心血管疾病綜合管理
隨著秋意漸濃,深圳多家醫院心內科門診量近期上升約兩成。
業內人士提醒,對于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季節變化時除穩定血壓、保護心功能外,也需注意防范如流感、帶狀皰疹等感染性疾病對健康的疊加威脅,避免共病加重整體負擔。
“近年來,心血管疾病高發已成為影響國民健康的重要問題,而隨著機體免疫力下降,心血管疾病合并感染性疾病如帶狀皰疹、流感等情況的患者也日益多見。”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心內科主任李雪提醒,“對于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在管理好血壓和心血管健康之余,警惕并預防帶狀皰疹的偷襲同樣關鍵。”
“很多人以為帶狀皰疹只是‘皮膚病’,忍一忍就過去了,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它可能會‘雪上加霜’。”李雪表示,“特別是對于高齡、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具有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帶狀皰疹帶來的疼痛會引發患者出現焦慮和緊張情緒,容易誘發冠狀動脈血管痙攣,從而誘發心肌梗死或者冠脈綜合癥等嚴重的心血管事件。”
據了解,高齡是帶狀皰疹最重要的危險因素。50歲以上為易發人群,年齡越大越容易伴發帶狀皰疹。
此外,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患帶狀皰疹風險比普通人要高。罹患后,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加心梗、腦出血和中風的風險。
“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冬季健康管理需要‘雙管齊下’:一是嚴格管控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血管高危因素;二是積極預防流感、帶狀皰疹等感染性疾病共病的影響。”李雪表示,“接種疫苗是預防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尤其建議高風險或既往患過帶狀皰疹的人群主動接種。接種疫苗不僅能降低帶狀皰疹發病風險,還能減少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發生概率、減輕疼痛程度。希望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能將預防接種納入整體健康管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防管結合”,社康構建心血管健康綜合防線
隨著氣溫下降,近期前來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海富社康就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數明顯增加,且容易同時合并有流感、肺炎、帶狀皰疹等感染性疾病。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海富社康主任譚芬芳介紹:“像帶狀皰疹這類疾病,一般發作在腰腹部和背部,形成一些成簇性的水皰,還伴隨嚴重的疼痛癥狀,猶如燒灼、刀割一樣。一旦發作的話就會非常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通常還會伴隨較長時間的后神經痛。因此,積極做好此類疾病的預防管理非常重要。”
為幫助心血管疾病患者有效管理病情、提升生活質量,海富社康積極推動醫防融合,切實打通居民健康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在慢性病一體化門診,患者可享受到從知識普及到行為干預的全流程健康管理。通過定期健康教育增強疾病認知,依托個體化用藥指導確保治療規范,結合每年1—2次的健康體檢跟蹤關鍵指標變化,并通過定期隨訪動態掌握病情進展。
當患者出現復雜情況需進一步診療時,門診還提供順暢的上級醫院轉診通道,真正構建起“社區防—治—管—轉”一體化服務模式,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有方向”的便民服務模式。
“我們依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首先對心血管疾病合并帶狀皰疹的高風險人群進行篩查與風險評估,隨后為其制訂個性化的健康管理計劃,并提供疫苗接種相關咨詢。”譚芬芳提醒:“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更加重視帶狀皰疹的發病風險和預防。”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