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朱虹 實習生 邱彩依 通訊員 趙璞
9月21日,曾登上亞冬會開幕式國際舞臺、來自哈爾濱市少年宮小雪花合唱團三團的近20名少年,在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大數據中心開啟“探秘智慧農業 領略科技力量”社會實踐活動。

走進大數據中心展廳,展廳內的滑軌屏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虛擬講解員向孩子們介紹了農業從1.0到4.0的發展史,從最初依賴人力畜力的傳統農耕,到如今智能化、信息化的現代農業,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農業發展的巨大跨越。關于黑龍江大農業發展現狀和省農科院“當家品種”的介紹,讓孩子們更深刻了解到家鄉作為全國糧食生產第一大省的重要地位,以及背后農業科技的強大支撐。“無人農場”和“智能溫室”短片展示了無人駕駛的農機在農田上方精準作業,智能溫室里各類傳感器實時監測并調控環境參數的場景,引發學生們陣陣驚嘆。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青少年明白農業科研既是守護大國糧倉的關鍵,也是充滿機遇的前沿領域,期待未來有更多年輕人投身其中。”黑龍江省農科院農業遙感與信息研究所農業多媒體技術研究室主任董擎輝在活動中表示,黑龍江作為全國糧食生產第一大省,每年貢獻全國1/9的糧食產量,這背后農業遙感監測、大數據預警、物聯網等技術已成為“穩產增收”的核心支撐。

活動尾聲部分,小雪花合唱團的孩子們以一曲《我在黑龍江等你》點亮現場。歌詞里“黑土地的希望”與展廳內的科研數據交相輝映,這群曾向世界展示龍江文化魅力的少年,此刻又以全新視角讀懂了家鄉的“硬核實力”。小雪花合唱團三團團長楊傳琦感慨:“從國際舞臺的文化傳播者,到農業科技的探尋者,孩子們的眼神里多了對家鄉、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感。這或許就是科普的力量。”

作為黑龍江首個全國科普月的重點活動,此次實踐由黑龍江省農科院農業遙感與信息研究所主辦,旨在以“實踐育人”打通科普與青少年的連接通道,既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的生動實踐,更搭建起“農業科技與青少年”的橋梁。
(彭天陽 攝)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