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俞慧友
金秋的湖南,分外熱鬧。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熱情邀約下,800余名來自海內外的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陸續抵湘,共襄在省會長沙舉行的首屆“湘智興湘”大會。

“‘湘智’是湖南最寶貴的財富,‘興湘’是湖湘兒女的共同夙愿?!?月19日,大會開幕式上,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一句話道出大會名字的含義。“我們將系列推進湘商回歸、校友回湘、湘智興湘,搭建‘聚才、育才、用才’橋梁,持續做大優秀人才‘蓄水池’?!?/p>

求賢:275項產業需求 逾1500個“人才席”
大會期間,湖南省委科技委辦公室副主任、省科技廳黨組書記李志堅發布了一項重磅內容——湖南省首輪重點科技人才需求榜。來自高校、科研院所、重大創新平臺、科技型企業等120家單位,提出了涉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空天科技等產業領域的275項亟待解決的核心技術需求,計劃招引包括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等的各類高層次人才超1500人。

“我們希望廣納全球創新英才,共赴科技創新星辰大海,助力湖南加快建設國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支撐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共繪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李志堅說。

為覓人才,近年來湖南做了諸多探索。連續實施省“十大技術攻關”,以及重點研發計劃、重大專項等項目,湖南引導高層次人才圍繞全省產業戰略部署積極開展核心技術攻關;18條措施服務年輕人友好省份建設,號召青年人才“背上雙肩包”來湘創新創業;出臺加快高??萍汲晒D化20條措施,建立高新區(高企)高?!半p高”對接機制,加速科技成果落地湖南,高效轉化。在創新環境方面,修訂《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僅兩年多時間,湖南通過“筑巢引鳳”,集聚各類科技人才1500人以上。
此次大會上,李志堅還帶來了一系列事關人才的好消息:舉措更深,深入實施“芙蓉計劃”,根據人才類型施以精準支持;方式更多,競爭擇優、定向委托、“揭榜掛帥”等多種方式支持人才開展科研攻關;機制更活,長周期考核、人才雙聘、科研經費“包干制”等靈活機制,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科研自主權;服務更優,著力構建全鏈條、全周期人才服務體系。
“我們會以最大誠意、最優政策、最好服務,為人才在湖南創新創業保駕護航?!崩钪緢员硎尽?/p>
簽約:伸出橄欖枝,引得鳳凰來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湖南一直被寄予厚望。會上,牛津大學終身教授傅曉嵐團隊與湖南省社科院簽約,助力湖南文化和科技融合領域學科規劃與建設,開展音視頻數據估值等前沿研究。根據約定,雙方計劃每年聯合推出至少一項具有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
這樣有目標、有實現路徑的重大項目、平臺建設簽約,在大會主場達成30余個,簽約總金額達20億元。7個院士工作站落戶湖南,12個高層次人才團隊在湖南扎根。
大會舉行的專場活動中,也頻傳佳音。
“我們的研究,95%是在試錯?!毙虏牧项I域頭部企業——湖南信諾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湯上分享了企業“成長的煩惱”。此次大會“中國科學院院所湖南行”成果轉化專場對接活動上,他們成功對接簽約蘇州空天信息研究院。“我們的智能數字化研發平臺可以大幅降低企業試錯成本的同時,還能助力企業提高產品質量?!痹撗芯吭簣绦懈痹洪L臺憲青說。
這一分會場中,中國科學院共計16家科研機構與湖南18家企業現場簽約,簽約總金額近1.3億元。

湖南緣何能吸引如此多的人才大咖青睞與合作?主場活動中長沙市副市長彭濤在推薦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推薦詞中道出了答案——這個城市乃至整個湖南,都著力于讓頂尖科研有“頂級載體”,讓院士專家的智慧有“用武之地”。
“‘湘智興湘’,核心在‘智’,關鍵在‘興’。近年來,我時常往返湖南和英國,切身體會到了這個省份‘靠創新吃飯、憑科技突圍’的決心?!焙M馇嗄耆瞬?、劍橋大學先進電力電子實驗室主任、能利芯科技董事長龍騰說。
龍騰表示,湖南實施的“湘智興湘”行動,以寬廣的國際視野、良好的產業基礎、優厚的人才政策,為人才在湘創新創業搭建了廣闊舞臺。與此同時,依托雄厚的科研實力和優越的營商環境,湖南“三個高地”建設穩步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攀高向新,為人才在湘發展開拓了全新空間。“我熱切盼望借助湖南發展‘人工智能+’行動的東風,加強與湖南人工智能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熱切期望成為湖南與全球智慧鏈接的橋梁,推動劍橋團隊與湖南的深化合作。”他說。
歸“家”:為家鄉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作為一名一直在外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心系桑梓是刻在骨子里的情結。未來,我將積極推動深圳大學與湖南在關鍵技術攻關、人才聯合培養、產學研成果轉化等方面深化合作,為家鄉發展貢獻智慧力量!”湖南老鄉、中國科學院院士、深圳大學校長毛軍發深情地說。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湖湘文化和湖湘精神孕育了一大批湘籍人才,“三湘大地”更是湘籍人才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
同為湖南人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南大學校長黃伯云,盛贊“湘智興湘”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在人才工作上的務實舉措。
硬質合金專業是中南大學建校時設立的重點方向。依靠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和湖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南大學科研團隊成果豐碩,多項硬質合金規?;苽浼夹g打破國外壟斷,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湖南孕育的重大原創成果,他們也反哺給了湖南產業的發展。黃伯云透露,依托團隊成果在長沙建立的高性能硬質合金現代化生產線,年產值有望超10億元?!拔磥硭鼈冞€將迎來更多的應用領域和巨大的發展空間?!彼f。
近年來,湖南通過“湘商大會”“校友回湘”“湘智興湘”等活動,搭建全球湘智湘賢匯聚平臺,鏈接全球創新資源,為該省發展凝聚起了更多智慧力量。
透過大會,毛偉明表態:“湖南將始終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努力打造最優環境,讓各類人才在湖南創業有機會、干事有平臺、發展有空間、生活有滋味?!彼脖磉_了湖南對人才的殷切期望:“熱忱期盼大家做創新驅動的‘領頭雁’、產業升級的‘助推器’、引才育才的‘好伯樂’,把更多創新理念、尖端技術、科研成果帶到湖南,深度參與湖南‘4+4科創工程’‘4×4’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重大科研攻關,助力湖南引育更多人才,打造創新人才集聚地?!?/p>
(科技日報記者 俞慧友 攝)
 
 
            
 
                     網友評論
                        網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