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9月19日,記者從重慶市科技局獲悉,該局智匯攻關誠信績效系統已上線運行。這個集攻關進度跟蹤、科研誠信評價、績效評估于一體的智能平臺,正以數字化手段織密科技監管網絡,讓科技活動“有跡可循”,讓學術不端行為無處遁形。
重慶市科技局今年印發《重慶市科研誠信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針對科研人員、機構、專家及第三方服務機構分別制定管理清單,量化記分規則,更加關注有組織地開展科學研究和履行主體責任的情況,學術自律和負責任的科學研究的開展情況和落實獨立、客觀、公正要求的科技評審情況。通過智慧攻關數字應用建設,打造誠信績效系統,對全市科技活動實施全流程監管,對科研主體的科研誠信情況進行智慧追蹤。
據了解,系統通過攻關進度跟蹤監測子系統,對項目立項、中期、結題等關鍵節點進行智能化管控,同時對攻關任務全過程開展誠信評價及輔助績效評價,對產業創新主體進行科研誠信篩查,并會同財政、審計、各行業主管部門等構建全方位、全量化績效評價監督體系。系統通過攻關任務組織實施、攻關資源申請配置的全生命周期跟蹤問效,全面提升攻關進度監測調度的主動性和高效性。
在科研誠信評價方面,系統依托知識計算引擎,系統整合信用、專利、論文等多類數據資源,在科技攻關全流程,監測創新主體進行攻關任務中的行為,記錄創新主體逾期未結題,論文查重,撤稿追蹤,生成科研誠信報告。同時,系統探索改革科技專項績效評價方式,由傳統專家現場考察評價,改為結合過程數據、成果數據的采集、分析,生成相關評價報告,為財政支持的科技活動提供輔助決策參考。
重慶市科技局監督評估與科研誠信處負責人表示,通過建立智匯攻關誠信績效管理體系,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的業務協同、數據共享,實現建設健全的信用評價體系、結果綜合運用。目前,系統已形成“監測—評價—應用”閉環,下一步他們將繼續用好這一系統,使其既是“守門員”,防止學術不端的人鉆空子;又是“防火墻”,為創新探索者保駕護航。

網友評論